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您好,欢迎您来到杭州众书文化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

13615718178 座机:0571-87098269
13615718178

国内丛书号出版

主页 > 出版项目 > 国内丛书号出版

冬天的杜鹃·中国书籍出版社

冬天的杜鹃·中国书籍出版社

产品分类:国内丛书号出版

点击次数:

发布日期:杭州众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615718178 座机:0571-87098269
13615718178

我要询价

产品描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冬天的杜鹃 / 何立庆著. -- 北京 : 中国书籍出版
社, 2022.11
    (江南岸文丛)
    ISBN 978-7-5068-9263-6
 
    Ⅰ. ①冬… Ⅱ. ①何… Ⅲ. 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2)第251225号
 
冬天的杜鹃
何立庆 著
 
责任编辑  王志刚  刘  娜
责任印制  孙马飞  马  芝 
封面设计  张小霞
出版发行  中国书籍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邮编:100073 )
电    话  (010)52257143 (总编室) (010) 52257140 (发行部)
电子邮箱  eo@chinabp.com.cn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四川福润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开    本  700毫米×1000毫米 1/16
字    数  300千字
印    张  18.5
版    次  2022年11月第1版 2022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068-9263-6
定    价  350.00元(全十册)


老余杭村社小史

——读何立庆的《冬天的杜鹃》一书
 
陈力君
 
 
光阴如梭,韶华易逝,匆匆而过的日子引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的感喟和叹息呢?俯仰天地之间,“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转眼间又赤裸裸地离开这世界”,朱自清为时光流逝而不甘不平道出了现代意识下的急切和惶惑,此番迷离和焦虑成为从传统而现代跨越的共同体悟。长期从事教书执教于瓶窑中学语文的何立庆老师,用文字镌刻记忆,记录成长经历、家庭历史、家乡轶闻、地方传说,再现他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日常生活和平凡人生,留存悲苦、酸辛、喜乐和意趣。他以独特的民间视角和温厚情感,描摹了现代历史进程中古老而美丽的江南农村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构筑依然保留鲜明的乡土风味、人文传统的老余杭村社地域空间和人文历史。

一、村社历史和饮食男女

本书共收集了40篇作品,主要是小说,篇幅不一。这些是作品作者长期生活的积累。他沉浸在湿润的北半球、北纬三十度的亚热带气候的中国江南乡村生活中,张开他的感官,收集着周边生活中的一切,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收藏着经验和故事。时代的变迁,生活的点滴,人生命运,都慢慢地汇聚到他珍藏的记忆库。或许在晨曦拂晓时,或是月朗星稀下,他把这些材料摊放在垫布上,开始组装、削减和修整,在揣摩、体悟和思考中,渐成一篇篇作品的毛胚。在意趣盎然时,在闲暇放松时,进行打磨修缮,渐渐积累出这20余万字的沾着露珠白霜、散发着淡淡烟火气的有趣故事。故事中的自然风光、日常生活和饮食男女都沉淀着作者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悟。它是一部个人记忆中的余杭社会生活史。
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政治意识形态观念和利益分配制度冲击着有着深厚基础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伦理秩序。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近邻至亲的传统的农村村社空间中,地缘和血缘共同组成的宗亲关系开始离析瓦解。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传统农村社会发生激烈动荡,也衍生出各种变化,明争暗斗,潜流涌动,渗透到社会结构肌理的每一处。传统的宗族社会在新的政治结构下开始崩塌,各种矛盾纠葛中,人性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和考验。身处深沉又无可回避激荡中的人们,惶然无措,惊慌麻木的,相向冲撞的,背向逃离的,善恶美丑,朝着各自的方向极致表达和呈现,演绎出各种各样的悲喜剧和荒诞剧。
《山村凤凰》《九二三案件》《穿过封锁线》《抵债的灰羊》《阿美》《冬天的杜鹃》等作品,串接成作者经历的半个多世纪的余杭村社历史。《山村凤凰》以阿妮、阿莲和阿莉三位美丽、善良又多情的乡村少女,从抗战到当代中国,在政治环境的巨大变革中,承受了巨大的情感伤痛、动荡的婚恋经历和悲惨的人生遭遇。在历史洪流前,个人的命运结局怎堪承受?《九二三案件》《穿过封锁线》《抵债的灰羊》等篇目通过不同的事件呈现了村社住民们曾经经历过的物质匮乏的困苦生活,以及乡村政治权力的压迫的痛苦岁月;《阿美》《冬天的杜鹃》等作品提供了村社居民逐渐摆脱贫困、建立新的乡村生活秩序的希望和信心。这些作品深刻地刻画了现代化进程中江南乡村的政治环境、经济生活和文化观念的变迁,通过村社社会空间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方式及其矛盾处理,形成了老余杭现代化的历史图景。其间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余杭住民,在葱翠的竹林间,在流水潺潺的溪涧旁,劳作、嬉戏、调情、生育、死亡和埋葬,以他们平凡人生和日常生活续写老余杭的社会历史。
作品不仅详尽记录余杭住民时代变迁中的政治关系史,更展示了此地孕育的强大人文传统。不管是怎样的政治动荡,不管是遭遇怎样的历史创伤,他们一如既往地追求美好生活,展示淳厚美好的人性。政治权威的压力,物质利益的诱惑,可能暂时搅乱了平静的生活秩序,甚至造成行为的失范,但是文化厚土上,古道心肠、同情心、责任感,从不缺席。《山村凤凰》以三位乡村女性的命运为中心,讲述自抗日战争以来的乡村社会变迁。在宏大的历史变动中,村民们依然保持着质朴、真挚和善良的心性。他们明辨是非,始终维系善恶自有共论的舆论环境。村民们对待同是皇协军中的许营长和李二狗两人,能根据他们与日本人关系的不同距离而区别对待。虽然两人最后都被政府镇压,而伪军任职期间坚决不杀同胞的李二狗被村民普遍同情。《九二三案件》中韩元通坚持原则,当面阻止以大队书记韩民勤为首的偷窃木材行为。其耿直的性格和秉公办事的行为,反遭偷窃团伙的设计构陷挨批斗,大儿子也暗地里遭祸被害。但是,作为对手韩民勤的父亲却于心不忍,始终对不幸的韩元通表示善意,不断地提醒和提示他小心被人暗算,最后在表达痛悔后含恨撒手人寰。韩父不徇私,坚持公正待人,体现出坚守善良本性和道德准则的可贵品质。《抵债的灰羊》通过物质困窘年代,以灰羊两年产下的小羊还钱抵债的特殊交换方式,体现了邻里间相互帮助相互体恤的充满人情味的关系和相处模式。《阿美》则塑造了热心于公共事务且智慧处理乡村矛盾的女性形象。阿美由于提醒居民遵守垃圾分类的规定而挨巴掌受委屈,她不仅不气馁,而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完满地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并形成当地生活中的“一道诱人的风景”。《穿过封锁线》讲述物质贫困年代,偷砍毛竹避过检查卖竹椅子换压岁钱的故事。作品中渲染违规行为中的紧张和刺激,在作品的结尾作品中点睛地留下了“奇怪的是,整个冬天没有一个偷卖椅子的人被设卡的民兵抓牢过”的疑惑和庆幸,隐含着政治高压年代的不失可贵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感知。具体的生活场景,变通、练达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悠久人文传统的村社结构组织。村社中与人为善的观念、灵活的相处规则成为老余杭社会最稳固和坚实的人文基础。即使在剧烈的政治变动中,老余杭的人心向背依然无改。何立庆立足于日常生活维度和民间立场,近距离、置身于村社生活,描摹各种生活流和具象的生活场景。在平常人生和俗世的生活场景中,通过具体人物及其日常生活细水长流展现的老余杭村社人文传统,这是基于人性冷暖和生活逻辑的自然村社的文化模式。老余杭村社人的交往方式和日常生活表现,在作者的笔下,形成参差呼应的互文关系,作品中的政治格局、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构成一幅余杭现代历史变迁的长卷图。
走出老余杭这一社会空间,来到周边村镇,即使是比邻乡村,也可以感受到优美的淳朴的人情人性逐渐稀疏淡薄。市镇上的人心不再淳厚,充满了世俗物欲的诱惑,并总是不断出现因追求利益的可笑荒诞之举。《出蛟龙》中的老胡虽然为人磊落,不贪便宜,但是面对极富心机和手段的夏老板,还是经不住他的“诚恳”和“殷勤”的劝说,逐渐被迷惑,最后还是放下防备心,“中招”而接受了夏老板的“贿赂”。老胡的性格 “破绽”,在夏老板的“手段”下逐渐破防和被“俘获”的过程,只是现代社会中的常见现象。通过这则小故事则说明脆弱的人性在现代社会经不起诱惑的普遍问题。与老胡的被动姿态不同,《女贞子》中的麻老师,却有享受到这一“钻空子”而获利的平庸苟且心态。他从自小给老师赠送甘蔗的行为中悟到送礼的重要和送礼的技巧。在工作中,利用诱惑女上司换取物质利益并沾沾自喜。他的趋附权贵追逐利益的丑陋荒诞行为,说明现代社会中,庸常而脆弱的人性是多么普遍。面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利益交换现象,作者并不特别严厉批判和指责,大多只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对他们进行勾勒和速写。在他看来,从普遍人性角度,普通人的可笑行为,在经济环境下的基层社会,随时都可能发生,而当事人只是不自知不自觉而已。作品以漫画的方式呈现的社会现象,体现了作者洞透社会人心和人情事理的敏感和锐利,而以客观理性的角度审视社会现象,并表现出开阔的人性理解。
发生在老余杭村社中的凡人小事,生活琐事,家庭故事,以及各种发生在作者生活空间中的野史、轶闻,是现实,更是历史的延续。值得关注的是,老余杭住民,他们在遭受各种生活挫折或者人生不幸时,依然不放弃人生的信念,以顽强的生命力克服种种困难,以温厚的性格,饱含智慧方式化解苦难、贫困和伤痛,这些动人的情感故事和历史景观,正是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生命基因和文化密码。美景美物,情真心善,化解对立,各美其美,成为何立庆立足于生活维度书写的老余杭的精神内核。

二、耕读传统和异人巧匠

“艺术的任务是展示人与周围世界在活生生之时的关系”老余杭的历史景观和生活图景由各种独具生命个性的余杭人演绎。作者从切身的生活感受出发,刻画他耳熟能详的生活流程中的人物形象。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谈吐举止在他的笔下历历在目,作品集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形成了老余杭住民的群像图。
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作者熟悉的形象,有劳作的农民,来往乡间的小贩,小镇上的手艺人,乡村学校的教师,在灶头田间的农家妇女,掌握乡镇基层权力的干部等等,他们构成了充满了生活气息又有复杂关系且保留人情的江南熟人世界的人际关系模式。从传统到现代的激烈变动历史,转换为平常人生和日常生活图景的细微变动。作者把宏阔的历史背景推至文本和故事外,而专注于村社中的生活方式改变和人物命运变迁的细腻呈现。在有着古老传统的自然村社中,农民和手工业人是社会空间的主要成员。他们在劳作生产中形成了基本价值观念。作品中称道和赞颂了大量诚实劳动,以及通过劳动获得生活资料并赢得尊严的生存原则。在满足生存的基础上,生活的祭典礼仪的普及和规律化形成文化体系。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遍布在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中,耕读成为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知识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知识人通过耕读传统,将生命体验、生活经验和自然世界紧密联系,并持续地影响从事劳动的农村社会,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人文传统。在老余杭村社空间,处处可以感受到耕读传统形成的文化观念和处事原则。《九二三案件》中韩元通之所以被诬陷,是他的耿直和坚守原则的个性,也是为国族和他人牺牲自我,乡村社会长期受儒家传统影响的结果。作品中的韩民勤父亲不徇私不偏袒,有正义感,同样也是人文传统的具体体现。《外公的家教》中的外公和舅舅都是传统文化的践行者,甚至影响到作者自己,“上智和下愚之人总是少数,中等之人几乎就是社会的大多数,无论怎样的社会,总是缺不了该有的家规家风的。”著作中处处可见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思想观念和为人原则。
除了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外,农夫和工匠劳动也在稳定和稳固耕读这一社会传统。《锄番薯草》中父亲指导已考上大学即将离家的儿子参与劳作,让他深刻理解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存原则,理解人与世界的深层关系。而通过《捡黄豆》《种田的滋味》《蝉蜕》《吃肥皂》等作品呈现了具体的农家生活和劳作场景,并在生活和劳作中领略到生活常识和人生哲理。“黄豆贱 ,好种,不需肥,然而易受虫子侵扰,野草挤兑,但它都能挺过去,结出丰硕的颗粒。这颇像种豆之人,意志坚韧,生命力顽强,然而免不了饥饿,还要经受雨淋日晒。”(《捡黄豆》)此类深刻生命体验的劳动者的生活信条,便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者除自然村社空间的生产活动和情感交往之外,校园生活空间也是耕读传统的延续。教师和学生系列形象,则是集中展示了乡村文化传承的处境和可能。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历史背景下,现代化的学校建制替代了传统的书塾获得知识的途径。基层教学的老师,成为乡村社会的知识分子。在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这些生动而丰富性格和个性色彩的教师群体承担着传承价值观念和传输现代文化的职责。其中有充满了工作热情和生命激情的蒋老师,不仅桃李满天下,临退休后还钻研良渚文化和地方志,成为地方的文史专家(《蒋老师》);有关爱学生、风趣乐观的李老师,因为仗义执言,被勒令提前退休;憨厚淳朴,率真自然的物理科的牛老师等,这些乡村学校的老师们都濡染了乡村的文化传统,代表了传统的师者风范。温厚纯正,且充满了来自乡土的生命气息。然而,这些教师毕竟不是传统的塾师,在现代教育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或者由于利益的驱动,这一群体也开始分化,其中不乏利用知识或者工作角色谋取不当利益的苟且行为,除《女贞子》中的麻老师和张老师等在学校和教育机关厮混的痞子外,还有《凌主任》中的凌主任和王校长等抓住一切机会赚钱的庸俗心态和丑陋嘴脸;而《九二三案件》中的康老师则是险恶心机和卑污人格的恶人形象,他为了私欲机关算尽,最终只得接受害人也害已的人生苦果。相较于村社中深植于土地的劳作人群,作品中的师者形象偏向于整体形象的概括,作者的主体观念比较强。
老余杭地处江南,风景秀丽,物产丰饶,生活形态丰富而多元,除了田间劳作的生产方式,还有许多能工巧匠以及其他的文化空间。作品中还提供了农作之外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残疾的鞋匠一眼就能看出皮带的产地,且说出产品的特点,在交谈中,更是体现其人生的境界(《陈鞋匠》);邻居永久不仅有着超人的生存智慧,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有各种手头功夫和替他人着想的可贵品质(《邻居永久》);这些活跃在乡村社会的能工巧匠,他们与农民一样,都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遵奉乡间伦理道德的人群,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剧,这类承担着传统道德的人群在不断减少,而他们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精神品格仍然是作者敬佩的。
白天和黑夜交替,人生也不是一路坦途,人们不期而遇各种不幸和意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自然乡村不断地受到强势崛起的城市化的冲击和影响。乡村社会,常见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是人生的失败者,被迫退守到乡村空间,以避免现代化的过度竞争。他们更能品尝到生活的苦辛和人生的无奈。《冬天的杜鹃》和《十八颗茶苗》分别讲述两个家庭的贫困艰难生活和各自的生存态度。《冬天的杜鹃》中的阿庆伯年轻时因为疾病而脱光了头发,只好买下从江北来的讨饭女子为妻,生下的两个天生残疾的儿子;两个女儿婚姻不幸,而他仍在辛苦地种植杜鹃和做厨师打零工的讨生活中勉力维系着家中开支。然而生活再辛苦再困难,阿庆伯也没有放弃生活信念。《十八颗茶苗》中的茶农裘根花在辛苦生活、丈夫遭遇车祸意外、儿子经商不利的窘迫生活时,还得忍受亲情隔阂的情感无依和心理折磨。这两则乡村贫困的生活场景都揭示了乡村底层生活辛苦和不幸的深层原因,他们的贫困疾苦来自自然,来自生理,来自生活,也来自观念。他们,正是普遍存在的中国社会的沉默人群。“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源想象不是中国农村的真实状态,而现实农村社会仍然存在大量贫困现象,尤其残弱老病人群的生活和精神,仍然长期处于困苦、拮据和窘迫而无力摆脱的苦境。作者如实细致地描述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困苦,也说明农村中的弱势群体的疾苦更值得关注。这些作品自然流露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耕读传统和能人巧匠形成的江南乡村社群,联系着余杭在地生活,也与传统的价值、信仰和生命记忆密切相关,这些与土地紧密联系的人群的日常性、重复性、仪式性的劳作实践和文化仪式中,不管苦乐悲喜,都是摇曳多姿的生命景观,将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逆地逐渐远去,让人动情,也引人沉思。

三 讲述余杭故事的人

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指出:有航海经验的水手和在农田上安然耕种的老农夫都是会讲故事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何立庆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为了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世界,他试图开阔视野,走出乡村。他去过新疆,看过天山(《天山行二则》),也去过西域(《鸣沙山下》)。这些旅游经历并没有减少他的故土热情,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他持续保留老余杭的村社空间的热诚和兴趣,他的大多作品表明他是熟悉地方掌故传闻的故事讲述者。
地方历史和人情风貌的具体故事,突显了作品的地域特色。该集子中有大量余杭轶闻传说,普遍运用以自然常识理解社会人心的叙述逻辑。常识和经验来自于生养作者的土地,其中有特定的植物群落、动物类型并与之相适应人的生态环境。土地上的生养休息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都来自周边的环境和对应的生存条件。人们不仅从自然中获得生命养料,也预备了遭遇意外和不幸的应对措施。乡村社会不仅有农有工,也有治疗疾病的民间医学体系和观念。《蝉蜕》《金刚刺》和《女贞子》等作品,通过植物的性能和中医疗效,折射了乡间的社会结构和自然人心,指向传统道德伦常的文化基石。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它的稳定结构来自自然、社会形成的文化系统化,其知识结构有别于现代知识的专业分科制。另外,作者的地域空间意识也表现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女性意识。历史上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女性价值的实现和女性意识的追求有密切关系,这也成为作者的生活经验而得以表现。作品刻画了许多女性形象,充分体现了女性的价值及其精神品格。无论是乡村,如《山村凤凰》,还是在乡镇,如《阿美》,女性的观念、女性的行为和女性的形貌,都是社会的文明标志,美的代表。
作者不仅接受了形成传统的空间基础——地域观念,还大量沿用了形成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和传承文化的手法。作品中的故事分为记事和记人两大类,大多采用简约的记事,述多论少的春秋笔法。塑造人物形象时,侧重于刻画人物形貌动作等外在形象,少见细腻深入的心理分析等叙事手法。篇章上则是形式不拘,篇幅不一的结构方式。以上的行文风格都可见纪传体史传和笔记体小说的写法。《山村凤凰》中的小辫子和庄长林等形象,《九二三案件》中韩民勤之父形象更是沿用了中国传奇小说和武侠文学的创作传统。两部作品中出现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类型,正是不为权威遮蔽的蓬勃的生命力,也是民间故事传颂的典型。语言风格上,常见诙谐语言、讽喻修辞,更有小说源头“稗官”的影子。形如叙述蒋老师的人缘好,在街上打招呼频率高时,“蒋老师乐呵呵地一一回应,挥手致意,频频点头,脖子几乎抽筋,六十岁了还没患过肩周炎,估计是频频挥手的意外收获。”(《蒋老师》此番动作描摹,不经意间带入善意的玩笑,使作品的瞬间氛围活跃,叙述者的善意的坏笑映现在眼前,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谐趣。再如刻画乡村中学的教学环境,“语文组不大,当时只有七八个人而已,虽然都是中文系出身,浪漫主义的作品也读了不少的,按理组内的氛围应该是轻松欢乐的,但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好像是受现实主义熏陶更多一点,加上任教的班级多,课时就更多,大家很忙,总让人感觉紧张忙碌,整体上严谨有余,甚至有点压抑”,分别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指称语文组的氛围,以学术概念指代日常生活现象,不仅具有反讽意味,嵌入的话语打破了原本整齐的一本正经的叙述口吻,再现了话语背后的鲜活的生活现象,达到了话语的狂欢表达。诸如类似的肆意表达形成了 “撕破面具”的民间话语色彩。
作品的风格化除了观念、事件、人物和表达外,也与叙事的视角和立场的设定有关。作品中的故事来自真实的生命体验,即使岁月流逝,依然动人动情。《伙伴们的战场》《淘番薯》《油渣面》等几篇童年回忆作品,记忆不仅没有因为时间和成长而埋没和模糊,反而因为人生经验和阅历,越发深刻地领会到贫困岁月中,物质的给与和馈赠中所传递的浓厚情意。个人不可言说的生命记忆,通过还原历史情境的方式得以完整复现,更说明当年的匮乏,不为物质所遮蔽的生命色泽是如此鲜亮,难以消弭。生活点滴和日常生活经验在叙述中闪耀光泽,因为作者全身心地浸润在这样的生命世界中。与之相对应,全书大部分都采用了全知视角,置身于乡村社会且有着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作者在充分调动感知能力提供具体情境,成为老余杭村社生活的历史变迁的记录者。老余杭村社的自然和文化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个是非确定、爱憎分明,命运多舛的村社生活,如今渐渐成为生命记忆让人缅怀,让人唏嘘。在此意义上,何立庆是用叙事的方式回忆和怀想已逝去的老余杭村社生活,他面对过往充满光晕的村社生活,记忆诱惑他打捞历史生活碎片,构筑了一个风景优美的、人情淳厚的家乡记忆。何立庆是已逝或即逝的老余杭村社生活的吟咏诗人。他的笔下,老余杭的村社生活神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供奉着他的老家和故土。当他转而描写村社之外的乡镇生活时,他的陌生感抬升,情愫减弱,开始挑剔和揶揄,人物开始变得抽象和符号化。当然,他保留宽容、真挚和温厚,只用诙谐和坏笑调侃村社之外的人物和这些人物的行为方式。
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文化的变迁,古典时期的灵韵渐渐淡化甚至消逝,声影光电的新时代生活慢慢地蚕食慢节奏的生活记忆。这部以老余杭村社生活、乡村旧时光的经验为中心的作品,或许“落伍”和“不合时宜”,作品中确定和单纯也不算完美,但在回望岁月背影时,作者闲适而素朴的姿态,真挚而隐忍的情感,于当下普遍焦灼紧张的心态而言,也许是另一种充裕和富足吧。如果在傍晚落日余晖下,在杭州郊区的美丽乡村,一位农人正在除草或者摘豆子,他并不匆忙,偶尔还会停下手中活,抬眼眺望,我猜测他或许正在构思作品,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
感谢何老师让我走进他的文学世界,也祝贺他出新书!
 
              2022年11月19日于紫金港西区
 
【作者简介】
陈力君  女,文学博士,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     


 
 
 

目  录

 
 
 
山村凤凰                    ∣  00
九·二三案件                ∣  0
冬天的杜鹃                  ∣  
洪湖水                      ∣  
女贞子                      ∣  
出蛟龙                      ∣  
凌主任                      ∣  
阿  美                      ∣  
鞋  匠                      ∣  
蝉  蜕                      ∣  
吃肥皂                      ∣  
蒋老师                      ∣  
国良的腰                    ∣  
金刚刺                      ∣  
老师的爱                    ∣  
邻居永久                    ∣  
盲  道                      ∣  
牛老师的趣事                ∣  
山村女名人                  ∣  
十八棵茶苗                  ∣  
树的表情                    ∣  
天山行                      ∣  
鸣沙山下                    ∣  
外公的家规                  ∣  
小  华                      ∣  
小镇行路人                  ∣  
种田的滋味                  ∣  
油渣面                      ∣  
做好事                      ∣  
口红印泥                    ∣  
淘番薯                      ∣  
枪  伤                      ∣  
十八窖金十八窖银            ∣  
李家堂兴衰记                ∣  253
山村戏班子                  ∣  
捡黄豆                      ∣  
伙伴们的战场                ∣  
穿过封锁线                  ∣  
锄番薯草                    ∣  
抵债的灰羊                  ∣  
 
后  记                      ∣  280
 

相关产品